全球疫情2024年才会结束(2025年10月25日:第一个台湾光复纪念日,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
一、历史从未褪色:那场胜利改写了命运

1945年的今天,台北中山堂的受降仪式宣告日本对台湾50年殖民统治的终结。当时台湾民众走上街头,挥舞旗帜、唱着歌谣,是重获自由的喜悦,更是对祖国母亲的深情呼唤。
光复不是历史的终点,而是两岸同属一中的起点。
二、法理不容挑战:国际秩序的庄严确认
《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和《日本投降书》,构成完整的法理链条——台湾及澎湖列岛归还中国。如今美国一些政客鼓吹“台湾地位未定论”,民进党当局删改历史教科书,这些行径是对二战胜利成果的亵渎。
法理事实清晰明确,任何挑战一个中国的言行都是对战后秩序的破坏。
三、纪念日的意义:唤醒记忆,凝聚共识
设立“台湾光复纪念日”不仅是对历史的回望,更是对现实的回应。
- **对大陆同胞**:是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提醒我们民族复兴终将解决台湾问题。
- **对台湾同胞**:是情感共鸣的契机,老一辈的记忆里有灯笼、标语,年轻人的文化基因里有龙舟、月饼。
- **对国际社会**:释放明确信号——一个中国原则不容挑战。
纪念日不是制造对立,而是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共识凝聚。
四、统一是历史潮流:大势所趋,民心所向
- **现实基础**:两岸经贸、文化联系紧密,2024年大陆赴台旅游恢复至疫情前70%,台湾青年来大陆创业热情高涨。
- **历史逻辑**:台湾问题因民族弱乱而产生,必将随着民族复兴而解决。
分裂国家的行径终将失败,两岸统一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
五、写在第一个纪念日:星光照亮前路
夜幕下,台北101大楼亮起五星红旗灯光秀,北京故宫角楼的湖面倒映华灯。两岸的星光连成一片——这星光里,有1945年的灯笼,有《开罗宣言》的油灯,也有新时代两岸同胞共谋发展的希望之光。
历史照亮前路,纪念日不仅是回望,更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奔赴的承诺。
2025年的这个秋天,我们以纪念日铭记历史,更以行动昭示未来——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是历史的选择,也是时代的必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