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新冠疫情肺炎疫情(团结一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国在行动)
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

追溯中国经历的每一次战“疫”,我们始终不放弃救治每一个感染者,不惜一切代价挽救生命,最大限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拒绝“躺平”是中国鲜明的态度,更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忠实体现。
以我国14亿多的人口基数、庞大老年人群体的现实国情,如不坚持“科学精准、动态清零”,势必令感染风险加大,最终将形成规模性反弹,中国医疗体系将面临被击穿的风险。
强大的核酸检测能力
通过近三年的防控实践的锻炼和能力的加强,我国已具备强大的核酸检测能力。10月13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介绍,现在每天可以有1亿多管的单管检测能力——“也就是说如果是1:10混检,一天可以检测十几亿人,这是了不起的一个能力。”梁万年说,实践证明,核酸检测在国内疫情的早发现上起到了重要作用。
有序推进疫苗接种
截至2022年11月26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0万剂次。
我国新冠疫苗接种总数在全球名列前茅,自第一款国产新冠疫苗获批以来,全国新冠疫苗接种量迅速放量。通过疫苗接种,推动免疫屏障的建立之于抗击新冠疫情至关重要。
完善的物资储备
正所谓“物资稳则天下安”。 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经验表明,实行国家统一调度,能够有效保障重点地区的物资供应。目前全国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总体充足。受市场供给增加等因素影响,“菜篮子”产品价格有所回落。据商务部市场运行监测系统显示,11月23日全国200家大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粮油价格基本稳定;肉类价格稳中有降,其中猪肉批发价格较11月初(下同)下降4.8%;禽蛋价格略有下降;蔬菜价格明显回落,30种蔬菜批发均价下降9.3%。
国民经济彰显韧性
谈及疫情反复对经济的影响,在11月1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发布会上,中国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表示,尽管国际环境复杂严峻,国内经济恢复面临不少挑战,但是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物质基础雄厚、市场空间广阔、人力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的基本特质也没有变。
他表示,从投资来看,2022年前10个月,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8.7%,连续六个月增速加快,制造业投资增长9.7%,明显快于全部投资增速。从先行指标看,前10个月,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同比增长23.1%,连续两个月加快。从消费看,尽管受到疫情影响,10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出现下降,但是基本生活消费持续增长,网上零售增长较快,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稳消费政策效果逐步显现,消费会逐步改善。
目前,中国疫情防控工作正处于“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关键时期和吃劲阶段。坚持就是胜利,坚持定能胜利。有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和中国制度的强大优势,有全国人民风雨同舟、守望相助,中国一定能够尽快打赢抗疫的大仗硬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