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疫情疫情最新情况(南方省份流感话动显著上升)
近日,我国南方多个省份的流感监测数据显示,流感病毒活动水平呈现明显上升趋势,部分地区的门诊量及住院病例数较往年同期有所增加。随着气温变化、人员流动频繁,流感疫情可能进一步扩散。专家呼吁公众提高防范意识,尤其是老人、儿童、慢性病患者等高危人群,应尽早接种疫苗并做好日常防护。

一、南方流感活动持续升温,多地进入高发期
据国家流感中心最新监测报告,广东、广西、福建、海南等南方省份的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持续攀升,其中以甲型H3N2流感为主,占比超过70%。部分地区的学校、托幼机构已报告聚集性病例,个别班级因流感停课。
典型案例:
广州市民王女士表示,近期孩子所在班级有近半数学生因发热、咳嗽请假,医院儿科门诊排队时间长达数小时。“孩子高烧到39℃,医生说是流感,最近类似病例特别多。”
专家分析,南方流感高发与以下因素密切相关:
气候异常:近期南方多地气温波动大,忽冷忽热易降低人体免疫力。
人群聚集:开学季、节假日出行增加病毒传播风险。
免疫缺口:过去几年因新冠防控措施,部分人群对流感的自然免疫力下降。
二、流感≠普通感冒!这些症状需警惕
许多人误将流感与普通感冒混为一谈,但流感的危害性更大,可能引发肺炎、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
典型流感症状包括:
突发高热(38℃以上)
全身肌肉酸痛、乏力
头痛、畏寒
咳嗽、咽痛(部分患者伴有腹泻)
高危人群需特别注意:
5岁以下儿童
65岁以上老人
慢性基础疾病患者(如哮喘、糖尿病、心脏病)
三、科学应对:预防比治疗更重要
1. 接种疫苗是最有效手段
流感疫苗可降低感染风险及重症概率。专家建议每年接种新版疫苗(病毒株会变异),尤其是高危人群。目前南方多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开放接种。
2. 日常防护不可少
勤洗手,避免用手触摸眼、鼻、口。
人群密集处佩戴口罩。
保持室内通风,每日开窗2次以上。
及时就医,48小时内服用奥司他韦等抗病毒药物效果最佳。
居家隔离,避免传染他人。
多休息、多饮水,避免剧烈运动。
四、谣言澄清:这些“偏方”不靠谱
“喝板蓝根能防流感”:尚无科学依据,过量服用可能伤胃。
“熏醋消毒”:醋酸浓度不足,反而刺激呼吸道。
“抗生素治疗流感”:流感是病毒引起,抗生素无效。
五、专家预测:未来1-2个月仍是流行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