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本轮疫情感染来源已初步锁定(传染性极强!此病毒已进入流行期,南京多家医院发布提醒)
医院这两周连续高峰,病人队伍排得跟长龙一样,尤其是来查咳嗽发烧的孩子,一停就停不下来。不光小孩,各种家庭都开始中招,三口之家以为只是换季闹点过敏,没想到全家都直接倒床上了。有的人觉得带点小感冒还能坚持上班,殊不知其实自己就成了病毒满城市乱跑的“快递点”。南京这几天因为RSV爆发,医院日常提醒已经成了常态,感染人数还在不断增加,这种传染蔓延的速度让人措手不及。

RSV这玩意其实很早就被医生盯上了,不过最近特别“活跃”,儿童医院说光是最近两星期,阳性率猛翻好几倍,门诊里不是孩子排队就是急诊爆满。不是病毒突然加了buff,而是前阵子那场疫情让大家免疫力拉胯,生活松懈了,该通风懒得开窗,该社交还是各种聚会,结果病毒逮着机会就进家门。很多人以为自己身体还算硬朗,顶多小咳两下还能逛街,一不留神就给病毒安排了“传递游戏”。
很多家庭碰到孩子咳嗽发烧,还挺淡定地安慰自己“再撑两天总能过去”,可RSV不是普通感冒,也不是平常说的流感。这个时候正好高发,老人、小朋友、抵抗力差的人最容易中枪。总觉得这种事离自己远,那真是想多了。有调查说,RSV不仅盯着小孩,老人和体质弱的大人也跑不掉,城市这种密集地方,电梯、门把手、幼儿园玩具哪儿都能捞到病毒。家里老人和小孩同住,结果常常就是“连锅端”。
说起来RSV最烦人的地方就是反复折腾。小孩一年能得几回,大人也能中招。症状有时候看起来就打喷嚏发低烧,有时候直接变肺炎、喘不过气来,谁也想不到普通咳嗽背后,藏着一个这么能折腾人的病源。就是这种看着没啥大事的小问题,让家长老不放心,毕竟病毒没长眼,谁家都可能中。
很多人一遇流感或新冠就警觉,遇到RSV大多没什么感觉,顺嘴就是“忍一忍”;其实这玩意全球都是小孩肺炎/支气管炎的头号病因,每年秋冬季都扎堆爆发,五岁以下孩子尤其跑不掉。住院病房里查出来RSV的娃比例能占到四成,医院一到寒天就被这事忙得团团转。
南京这段时间幼儿园和小学也是被波及得不轻,感染一多就直接停课,社区里老人一被感染,还容易带出原有慢病急性发作,急诊变得特别忙。有些原来说身体还算硬朗的大人,这会儿也被拖下了槽。不得不说病毒这阵子确实挺狠的。
大家总有“轻症不在意”的习惯,觉得不发烧就安全,结果病毒早趁机在家门口混进来了。说出来大家都听腻了:“戴口罩,勤洗手,别带病见老人小孩”,可这点基本操作真是关键,谁要是觉得麻烦,倒霉的还是自己家。一些人还觉得只要不是重症没啥危害,其实日常密切接触已经让病毒预订好了下家。
很多时候病毒不是医学问题,是行为带动的,谁没早点察觉流行趋势,谁习惯不做防护,那病毒就能在家里来个“循环游”。健康警报一响,别再扛着就要过去,病毒可不懂啥叫忙不忙。
偶尔还有更严重的情况,小婴儿和家里老人出现持续高烧或突然喘不过气,RSV可能就是罪魁祸首。有医学杂志专门说,六个月以下孩子染上RSV死亡率比其他病毒要高不少,家里老人本来有点心肺毛病,遇到这种病毒可能直接就加重。说起来是真挺让人头疼的,尤其碰上老人和小孩一起住,家里压力一下子就大了。
防护其实没什么高难度操作,细致点、认知清楚点,生病了就别想着硬撑着去聚会,日常保持好卫生习惯。病毒这种东西肯定还会存在,但家里能不能“失守”,最后还不是看每个人自己怎么做。身体给你发信号,别想着继续硬挺,毕竟病毒从来不陪你加班。讲真,为了全家人能不被“拖下水”,自己多留点心,日子才踏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