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疫情新发地疫情原因(北京新发地聚集性疫情源头何在?最新研究成果公布)

2020年6月11日,1例新冠病毒感染患者突现,打破了北京连续56天无新增病例的平静。该患者(指示病例)马上被收治,病情也很快得到控制,但是他从何处感染了病毒,却成了一个谜。

北京疫情新发地疫情原因(北京新发地聚集性疫情源头何在?最新研究成果公布)

论文电子版截图

该论文通过对2020年6月北京疫情相关病例、环境与食品等样品的核酸测序和病毒基因组序列分析,结合全面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大数据分析,揭示了该疫情可能源于冷链食品污染,提出冷链运输可能是新冠病毒传播的新途径。

新发地综合交易大厅负一层(牛羊肉厅)感染工作人员分布

研究团队进一步利用自主开发的低病毒载量样品处理方法,对110个病例和环境样本进行了高通量核酸测序,共获得了72条高质量的新冠病毒基因组序列。分析发现,这些序列均具有8个特征性突变位点(C241T、C3037T、CT、AG、GGG-AAC和C6026T),这些位点在我国此前的本土和输入病例中从未发现过。与新冠病毒基因序列数据库比对,发现除C6026T之外,具有其他7个突变位点的病毒主要存在于欧洲。这些结果进一步提示新发地疫情的病毒应为单一性的新发境外输入。

新发地疫情中的病例和环境样本中获得病毒基因组序列分析,表明其病毒序列具有明显的突变特征,和我国之前所发现的本土及输入病例均不相同,揭示该次疫情应为单一性的境外输入。

据悉,该论文的完成依赖多方高效通力协作。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冠病毒肺炎防控和检测组参与完成现场调查、样本采集和核酸筛查。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王健伟/任丽丽研究团队在P3实验室完成了样品的核酸测序前处理流程。清华大学王建斌课题组与北京大学黄岩谊课题组发展的快速基因组测序样品处理方法,为新发地疫情关键样品的准确快速病毒测序提供了技术基础和实验支持。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李明锟课题组完成了对关键样品序列的分析。该工作得到了北京市政府的统筹协调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得到了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北京未来基因诊断高精尖创新中心和北京结构生物学高精尖创新中心的资助。快速响应的高通量测序工作得到了北京大学ICG/BIOPIC高通量测序平台的积极协助。

有帮助
0
没帮助
0
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疫情防治科普网,仅在为您分享好文章,本文地址:http://s3.rtvuw.com/335.html
北京疫情新发地(关于北京新发地疫情,张文宏说了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
« 上一篇 疫情防治科普网
北京疫情新发地疫情观察(综合消息:北京新发地疫情在院病例清零 专家提醒谨防秋冬季疫情反复)
下一篇 » 疫情防治科普网

热评文章

热门文章

随机推荐

阅读:0
阅读:0
阅读: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