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疫情最新(新冠疫情在我国是否已基本结束?最新通报→)
23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米锋介绍,近期,各地疫情呈局部零星散发状态,防控形势总体向好,平稳进入“乙类乙管”常态化防控阶段。

新冠疫情在我国已基本结束
但未完全结束
梁万年表示,大流行这个概念是反映一个疾病流行强度的指标。从公共卫生的角度看,一个疾病的流行强度可以分成四个类别:第一类是散发,即疫情在人群中处于散发的状态;第二类是暴发,即在局部地区、单位或在某些特定人群短时间内出现大量的病例;还有一个强度指标是流行,也就是疫情的播散范围很广泛,实现跨市、跨省的播散;最强的强度是大流行,即出现了跨国、跨洲的传播。
梁万年介绍称,从疫情防控和公共卫生的角度来看,判断疫情走出大流行的指标主要有以下几个:
一是这种疾病的感染率到底处在什么状态,其中有两个关键的感染率:一个是累计的感染率,也就是在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一定人群当中,在一定的时间内总的感染率;另一个感染率的指标是新发的感染率,比如说每日有多少人新发,在特定的人群中新发了多少人群的感染。
第二个指标是人群对该疾病的免疫水平或免疫率,即判断人群体内抗体的水平,也就是免疫屏障、免疫保护率达到什么状态。
第三个判断是否走出大流行的指标是看病原体,有没有发生有公共卫生意义的变异。
第四个指标是从医疗卫生应对的角度看,每日的接诊门诊量、住院情况、重症情况、死亡情况,以及整个医疗卫生系统应对的能力,这个方面是重要的。
最后一个指标看整个防控能力,即控制该疾病的手段和能力是否已基本具备。
梁万年称,“决定性胜利”意味着我们已经经受住了这一轮疫情的冲击和考验,建立了比较好的人群免疫屏障。从疫情本身特点来看,可以说疫情已经基本结束,但不能说它是完全的结束。我国目前的感染处在零星的、局部性的散发状态。
我国已监测发现7例XBB.1.5输入病例
近期发热腹泻
重点考虑是否为急性胃肠炎
近日,多位网友称自己又出现发烧等症状,担心为新冠“复阳”。对此,中国疾控中心传防处研究员常昭瑞表示,目前,发生规模聚集性新冠疫情的风险较低。如今是诺如病毒感染高发季节,当出现发热、腹泻症状时,应重点考虑是否为急性胃肠炎等肠道疾病。
针对新冠病毒感染相关预防措施
对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同样有效
中国疾控中心传防处研究员常昭瑞介绍,当前是我国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等呼吸道传染病流行季节,需要继续加强流感等呼吸道病毒的监测预警。对于流感来说,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是最为经济有效的预防措施。
目前国内局部仍有新冠病毒感染疫情发生,应继续做好个人防护,坚持勤洗手、科学佩戴口罩、房间常通风、保持社交距离和咳嗽礼仪等良好卫生习惯;注意保持规律作息、合理膳食、适量运动等健康生活方式。
针对新冠病毒感染相关预防措施,对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等呼吸道传染病同样有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