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生猪疫情(2025年生猪价持续低迷:下跌成因解析与后市回升可能性展望)

近期,国内生猪市场持续陷入低迷,价格呈现失控式下跌态势,让不少养猪人倍感压力。当前生猪价格主要在每斤6至6.5元区间震荡,部分地区甚至跌破5元关口,菜市场里的猪肉价格早已迈入“10元以下时代”,堪称“白菜价”水平。对于普通养殖场而言,眼下出栏一头生猪就要亏损100元以上,不少经营者扛不住压力,纷纷选择退出养猪行业。回溯价格走势,自去年6月生猪价开启回升,8月上旬摸高至每斤11元后,便一路下行,至今已持续下跌一年多,低迷态势令人忧心。

全国生猪疫情(2025年生猪价持续低迷:下跌成因解析与后市回升可能性展望)

消费者购买力下滑也拖累了猪肉消费。受此前新冠疫情及近年经济环境影响,老百姓挣钱难度加大,收入明显减少,手头资金紧张下,优先保障基本生活开支,对猪肉这类非必需消费品的需求自然收缩,从去年8月起就成为拉低猪价的重要因素。

再者,传统腌腊消费热潮减退。随着健康意识提升,人们逐渐意识到腌腊肉制品含盐量高、不利于健康,家庭自制腌腊肉、咸肉的数量大幅减少,以往冬、腊月猪肉消费旺季的拉动效应越来越弱,进一步压低了猪肉需求。

此外,低价进口猪肉与高屠宰量持续冲击市场。2025年1-8月,我国累计进口猪肉70.78万吨,同比增长1.8%;8月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屠宰量达3350万头,同比增幅更是高达29.6%。即便国内猪肉供应充足,出于入世承诺,仍需进口一定量低价猪肉,这些冷藏猪肉投放市场后,又分流了肉食品加工企业对新鲜猪肉的采购需求,让市场供应愈发饱和。

不过,从当前形势来看,生猪价格并非没有回升希望。一方面,政府已启动1.5万吨猪肉收储,预计可对应16万多头肥猪,这将直接减少市场生猪供应量,助力供需回归平衡,推动价格回升。多年实践证明,政府通过收储、放储调控猪价效果显著,猪价过低时收储托市,过高时投放储备平抑,能有效稳定市场。

另一方面,猪肉需求端的利好也在逐步显现。随着气温下降,南方地区即将进入腊肉、火腿、香肠等腌腊制品加工旺季,北方也会迎来咸肉、灌肠制作高峰,年底前通常能消化全年60%的生猪出栏量,需求激增有望带动价格回暖。同时,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农村常住人口减少,自养猪数量大幅下降,更多人依赖市场购买猪肉,也将进一步提振市场需求。

此外,养殖场的自保行为也会为猪价回升提供支撑。当前猪价已低于生产成本,无论是普通养殖场还是规模企业,都面临亏损压力,为减少损失,不少养殖场选择囤积肥猪、开展二次育肥,主动减少出栏量。按照养猪行业规律,每头猪正常盈利水平约300元,如今亏本出栏只会加剧损失,而囤积育肥还有回本盈利的可能,这种自救行为将逐步改善市场供需关系。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猪价回升仍存在潜在风险。若后续猪价略有上涨、出现一定利润空间,部分养猪人可能因恐惧心理,急于将达标肥猪出栏,导致市场供应再次过剩,进而打断回升趋势。综合来看,预计月底生猪价格有望回升至每斤8-9元,12月或触及年内高位,但受上述风险影响,2025年生猪价格大概率难以突破每斤9元,能稳定在这一水平已属不易。

有帮助
0
没帮助
0
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疫情防治科普网,仅在为您分享好文章,本文地址:http://s3.rtvuw.com/189.html
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感想(弘扬伟大抗疫精神新征程上奋勇前进)
« 上一篇 疫情防治科普网
全国疫情又严重了(12例严重病例1死亡!连续出现感染严重个案,这波病毒提前来了?)
下一篇 » 疫情防治科普网

热评文章

热门文章

随机推荐

阅读:0
阅读:0
阅读: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