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全国疫情(盘点近十年A股出现的黑色周五!)
今天(2025年10月17日)A股又迎黑色星期五,三大指数齐跌,超4700只个股飘绿,不少新手股民慌了神。其实回溯近10年A股,这样的"黑色星期五"并非偶然,深挖5次代表性事件,能帮新手看清套路、稳住心态。

一、近10年5次标志性"黑色星期五"复盘
1. 2018年9月21日:美国对25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落地,沪指单日跌2.11%,消费、制造板块成重灾区,市场恐慌情绪持续月余,不少新手跟风割肉在底部 。
2. 2020年3月13日:疫情全球爆发叠加美股熔断,创业板指暴跌4.66%,半导体板块因供应链担忧单日跌幅超7%,新手扎堆追高的科技股被套牢。
3. 2022年6月17日:美联储加息75个基点引发资本外流,北向资金单日净流出120亿元,沪指跌1.64%,外资重仓的白酒板块领跌,新手抄底被套在半山腰 。
4. 2024年5月24日:140家半导体企业被列入实体清单,半导体板块跌5.2%,沪指失守3200点,不少新手因"国产替代"噱头盲目入场遭重锤 。
5. 2025年2月28日:美股科技股暴跌传导+机构调仓,创业板指狂泻3.82%,AI、机器人板块跌幅超7%,新手追高热门赛道损失惨重 。
二、黑周五的3个共性,新手必懂
这些看似突发的暴跌,实则藏着规律:
1.外部冲击是导火索:5次事件中有4次与外围市场波动、国际政策变化相关,比如关税加征、美联储加息等,全球市场联动性已成为A股波动重要诱因 。
2.内部调仓放大跌幅:机构排名战、获利盘了结常引发"多杀多",2025年2月那次大跌,仅开盘半小时主力资金就净卖出400亿元,新手很容易被这种抛压带偏 。
3.情绪踩踏成最后推手:每次大跌都伴随散户非理性抛售,2022年6月那次黑周五,散户净卖出额超500亿元,反而中了主力"洗盘"的圈套。
三、新手避坑:3个心态铁律别踩破
1. 别把"消息"当买卖信号:新手最易被"关税升级""实体清单"这类消息冲昏头。2024年半导体黑周五前,不少人看到"国产替代"消息追高,结果套牢至今。记住:消息落地时往往是情绪顶点,而非入场点 。
2. 拒绝"抄底执念":2022年黑周五后,有新手看到沪指跌了就加仓,没想到后续还有15%跌幅。新手要明白,跌10%不代表见底,没有明确止跌信号(如成交量萎缩、板块轮动企稳)绝不盲目入场。
3. 用"仓位"抗风险而非运气:5次黑周五中,满仓的新手无一例外损失惨重。建议新手永远留3成现金,热门赛道仓位不超5成,像2025年2月那样的科技股暴跌,就能有资金从容应对 。
今天的黑周五只是市场周期的一站,回顾历史,每次大跌后3个月内往往会迎来反弹。新手与其慌着割肉或抄底,不如记住:A股从不是"赌大小"的赌场,看懂规律、控制仓位,才能在波动中活下来。
